yth206游艇会官网(集团)有限公司

学校主页

2021年环境科学年度报告

作者: 时间:2023-05-15 点击数:

 

 

 

太原科技大学

专业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2021

 

 

 

授权学科

(类别)

名称:环境科学与工程

代码:0830

 

授权级别

□   

R     

 

 

     

 

 

撰写提纲

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太原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201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开始招生。现有在校生82人。现有专任教师47人,研究生导师35人,包括教授12人,副教授18人,讲师16人,均具有博士学位,2人为山西省百人计划入选者,2人被评为山西省高等学校青年学术带头人,形成了一支以具有高层次人才为主体、团结协作、创新能力强的科研团队。

学位点现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土壤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水污染控制工程、功能材料与固废资源化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近两年承担了国家级项目5项(国家基金联合项目重点项目1项、国家生态环境部项目1项、国家基金面上项目3项)、省市厅级和横向项目多项,总经费达1000万元/年;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50余篇被SCI收录;授权专利17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出版专著4部。

本学位授权点研究生培养平台包括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山西省煤炭资源绿色开发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太原科技大学与山西省环境规划院共建研究生培养基地等。此外,积极开展研究生培养基地和联合培养体系探索,现有校企研究生培养基地2个。

二、目标与标准

(一)培养目标(本学位点培养研究生的目标定位)

本学科培养的硕士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并能够掌握相关环境研究领域中基本理论、先进的工艺设备、测试手段及评价技术,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向,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部分科研问题;具备一定的学术能力,能够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开展具有一定创新性的科研工作;具备一定的学术素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做出具有一定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具备优良的学术道德,坚持真理,坚决抵制各种学术不端和作假行为。

(二)学位标准(符合本学科特点,与本单位办学定位及特色相一致的学位授予质量标准的制定及执行情况)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和《太原科技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以及《太原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授予实施细则》,本学位点要求研究生达到如下要求:

1)基本知识

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备一定的数学、化学和生物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包括数理统计、应用微分方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生物学基础、毒理学等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一门外语,达到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的要求。

具备的专业知识包括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专业知识及相关学科方向的专业知识。掌握如高等环境化学、高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高等水处理工程、高等固体废物管理、环境生态学、现代环境生物技术、环境土壤学、大气污染化学和物理、污水处理与资源化理论与技术、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工程、水污染治理设备现代设计方法、环境规划与管理等课程知识;参加与所属学科方向紧密相关的其它选修课程及研究生实验课程。

2)素质要求

学术素养

有一定的学术素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基本掌握本学科的发展现状,了解本学科相关的知识产权,具有崇尚科学的精神。在研究过程中,要对本领域相关材料的发现权、相关观点的发明权准确表述。应具有严谨的学术态度,实事求是地进行各项试验,客观全面地展示实验结果,具有一定的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的能力,以及进行学术讨论的能力,拥有批评和质疑,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学术道德

倡导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学风严谨的优良风气,发扬学术民主,鼓励学术创新;正确对待学术研究中的名和利;反对在科学研究中沽名钓誉、弄虚作假。具体包括:在学术活动中,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我校相关的规章制度,要遵从并符合社会准则。要具有献身科技、服务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学术研究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在作品中引用他人的成果,必须注明出处;所引用的部分不能是构成引用人作品的主要部分或者实质部分;从他人作品转引第三人成果应注明转引出处。合作研究成果应按照当事人对科学研究成果所做贡献大小并根据本人自愿原则依次顺序署名,或遵从学科署名惯例或作者的共同约定。任何合作研究成果在发表前要经过所有署名人审阅,所有署名人均应对作品承担相应责任,作品主持人应对作品负主要责任。在对自己或他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介绍、评价时,应遵循客观、公正、准确的原则。应严格遵守和维护国家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健康安全等方面的规定,高度重视保密公正。不得有剽窃、抄袭、伪造、篡改实验数据、私自署名、泄密和其它违背学术界公认的学术规范的学术不端和作假行为。

3)能力要求

学术能力

具备独立检索和查阅科学文献、专利和其它资料的能力,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与途径,并善于归纳和总结,能够理清研究领域的进展脉络和主要理论派别,能够独立完成文献综述,客观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结合研究生个人对本领域研究进展的掌握,在导师指导下制定总体研究方案,确定研究内容,提出切实可行的技术路线等。进而能够独立实施并完成既定的研究方案和内容,并能及时总结和分析研究结果。对于权威或他人结果不迷信,也不轻易否定,能够科学分析、客观评价,认识到可以借鉴或需要改进的地方,不断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

通过培养和锻炼,具备学术研究或技术开发的能力,掌握相关的实验技能。掌握常用的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方法,能够使用相关的仪器设备进行科学研究,对所研究项目的工程应用有一定的认识,在实验中增强动手能力。参加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能够熟练地进行学术交流、正确地表达学术思想、展示学术成果。能够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研究或技术开发中所遇到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做到及时同专家、老师及其他研究生讨论,积极发表自己观点,融会贯通,提高水平。

解决问题能力

环境科学与工程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工科学科,要求本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具备一定的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掌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系统知识的基础上,具备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可以提出并解决部分科研问题。

4)学位论文要求

学位论文应具有新见解或对实际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有一定的工作量,且在撰写和格式上必须符合太原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

5)学位授予

研究生完成培养计划的各项内容,达到我校对研究生的课程与科研工作量的要求,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并在没有出现学术不端和作假行为的情况下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学位论文答辩成绩合格且学院分学位评定委员会对学位材料审核通过后向我校学位评价委员会申请硕士学位;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对学位申请材料核实表决后决定是否授予硕士学位。

三、基本条件

(一)培养特色(本学位点的主要培养方向简介)

围绕国家战略发展、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本学位点持续发展四个研究方向,包括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土壤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水污染控制工程、功能材料与固废资源化技术。各研究方向的研究领域、特色与优势见下表。

学科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领域、特色与优势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针对京津冀和汾渭平原大气污染协同防治需求,重点开展区域大气灰霾和臭氧污染特征、煤焦化污染物的环境化学特征、煤焦化行业绿色生产与污染防控研究实践。依托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和协同创新中心平台,持续获得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地方环保等项目经费,在区域空气污染精准溯源和环境地球化学效应、重污染天气的精细化防控和煤焦化污染排放机制与控制等领域形成了特色与优势。

土壤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

针对山西煤矿、煤焦化工业废弃地和汾河流域生态修复需求,重点开展环境纳米材料原位生态修复技术、化学淋洗-生物降解耦合技术和煤矿生态恢复与重建研究。依托山西省工程中心等平台,获国家基金重点项目和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等经费,在国内较早开展纳米材料原位修复有机物和重金属污染的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获山西省科技进步奖,已应用于山西某地焦化工业场地和汾河流域介休段生态修复实践。

水污染控制工程

针对煤焦行业水体污染物排放控制需求,重点开展高效采煤与煤炭环保输送、煤焦化工过程水体污染控制设备及污水处理工艺的开发、运行与维护等研究与实践。依托省部共建教育部工程中心等平台,获国家科技研发重点项目和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等经费,系统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设备、浓缩沉降池、污泥处置设备、污水处理工艺等关键技术与设计等工作。

功能材料与固废资源化

针对山西省煤矸石等资源利用需求,重点开展煤矸石中元素环境行为、资源化方案设计及示范、生态环境功能材料技术等研究。依托山西省先进材料重点实验室和协同创新中心,获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和企业委托等经费,开展煤矸石制备石油压裂支撑剂和烟气脱硫、脱硝支撑材料,催化材料和土壤改良材料等开发实践。煤矸石制备压裂支撑剂是山西矸石治理的示范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二)师资队伍(骨干教师及师资队伍规模、结构情况,包括专任教师及行业教师情况)

稳定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是硕士点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学科把培养高水平的导师队伍和后备人才作为学科建设的根本任务。本学位授权点现有硕士生导师总人数为41人,其中35岁以下占到29.3%3645岁占到56.1%4659岁占到9.8%,是一支新老结合,年富力强的队伍。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高中级职称、新老结合的模式,基本全部参与硕士研究生培养,年度生师比2020年为1.952021年为2.0

(三)科学研究(本学位点1年来已完成的主要应用性科研成果或科研项目情况)

2021年纵向项目清单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类别

负责人

经费

(万元)

1

煤焦化大气污染特征及标志物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何秋生

58

2

太原市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防控示范研究

国家生态环境部项目

何秋生

65

3

基于硫胺素调控下高脂微藻处理畜禽高氨氮废水的机理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吉莉

56

4

焦化烟气老化过程中颗粒物理化特征与毒性效应的演变规律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李宏艳

34.65

5

太阳能组件器件封装导电胶黏剂技术研发及工业示范

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目

郭少青

10

6

燃煤电厂烟气脱硫废水处理系统优化研究

山西省重点研发项目

武宇鹏

4

7

赤泥多元素协同高值利用关键技术研究

山西省重点研发项目

柳丹丹

6

8

/铁功能材料对土壤中抗生素及其抗性基因协同消减的机制研究

省基金面上项目

张桂香

9

9

黄河流域半湿润偏旱区水--粮关联优化模型与应用研究

省基金面上项目

杨改强

9

10

经营措施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磷有效性的影响

山西省青年基金

田慧霞

5

11

硫化物制取氢气和硫酸技术中液液两相流混合强化机理研究

山西省青年基金

张珂

5

12

煤焦化过程大气有机胺排放特征研究

山西省青年基金

王振涛

5

13

MAlO类水滑石复合氧化物上多组分苯系物协同催化氧化过程研究

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计划

邢欣

2

14

不锈钢着色老化液多金属分离循环回用技术及机理研究

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计划

吴浩

2

15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磷有效性对经营措施响应机制研究

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计划

田慧霞

2

16

大气气溶胶污染变化特征及主要有机气溶胶对A549 细胞代谢机制研究

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计划

王振涛

2

17

多技术融合的太原市挥发性有机物对臭氧生成影响研究

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计划

崔阳

2

18

固废基复合胶凝材料的组成、性能及其机理研究

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计划

段思宇

2

 

2021年横向项目清单

序号

项目名称

委托单位

2021年进款金额

 

1

晋中市生态环境局介休分局环保管理与科技服务专家团队提升计划

晋中市生态环境局介休分局

16

何秋生

2

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监测

太原市生态环境局

104.225

何秋生

3

介休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壤环境  现状调查作业

介休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115.5

何秋生

4

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手工监测服务

山西省太原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34.495

吉莉

5

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监测

太原市生态环境局

54.225

武宇鹏

6

空气中挥发有机物监测采样及分析规划

太原市生态环境局

50

张婵

7

15号煤层顶底板岩石物理力学参数测试

山西长治经坊庄子河煤业有限公司

12.5

武建国

8

深化锚杆支护成套技术的研究

山西汾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高阳煤矿

30

武建国

9

吕梁东义集团煤气化有限公司鑫岩煤矿安全培训体系评价与重构研究

吕梁东义集团煤气化有限公司

55

武建国

10

11104材料顺槽注浆锚索支护技术应用研究

山西汾西正文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5

武建国

11

潞城市环境保护局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技术服务项目

长治市生态环境局潞城分局

81.6

高丽兵

12

系列钢管强力连续旋压技术与装备开发

南通云创金属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15

王琛

13

山西宝山矿业集团旗下所有企业的环保管家技术服务

山西宝山矿业有限公司

25

李一菲

14

长治屯留区辐射事故应急处理等四个预案

长治市屯留区生态环境局

20

郭栋鹏

15

复杂地形对大气扩散参数影响数值模拟研究

山西浩瑞鑫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25

郭栋鹏

16

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购买第三方技术服务采购项目(一标段)

晋中市生态环境局介休分局

6

郭利利

17

2021190人类活动对碳排放及水域生态系统的影响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8

李渊

18

长子县浊漳南源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设计咨询

山西德力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5

乌德

19

包装印刷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组分及含量监测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3.5

王振涛

20

怀仁土壤环境风险评估及报告编制

山西大学

3

张桂香

21

一种高温高湿烟气除尘处理系统

山西合力远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4

董洁

22

山西三元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建(构)筑物下充填开采项目充填膏体浸出成分检测

北京中环长青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0.38

李宏艳

23

代县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纲要规划

忻州市生态环境局代县分局

2

刘宏芳

24

娄烦县第一次自然灾害普查

娄烦县住建局

30

刘宏芳

25

消防无人机微纳米级SiO2改性灭火剂的研发

山西毅圣数智消防股份有限公司

80

丁庆伟

26

长治市潞城区合室乡桥堡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技术报告项目

长治市生态环境局潞城分局

8.8

董洁

 

(四)教学科研支撑条件(本学位点支撑研究生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的软硬件设施,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情况)

良好的教学科研平台是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申请学位的有力保障,学校及学位授权点投入经费加大教学科研平台的建设。具体包括:

第一,完善图书资料的建设。校图书馆关于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购买了中文数据库包括中国学术期刊(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电子期刊等;外文数据库包括爱思唯尔(Elsevier)、Springer等。以上资料基本满足研究生学习的需求。

第二,完善和提升专业仪器分析和实验平台。通过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基金、国家级项目校配套基金和重点学科建设经费,进一步完善了室外土壤污染修复试验场的综合实验平台、大气污染排放及控制模拟系统、污水深度处理仿真工艺试验平台和固体废物膏体浓缩系统等的专业实验室建设,并在经费的支持下,于2021年建立了环境一流专业建设中土壤修复平台和环境学科建设平台。此外,学校分析测试中心配置了满足重金属、无机和有机物的分析和表征的设备(见下表)。此外,部分课程和专业实验利用校国家级机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重型机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相关设备开展。

仪器设备

台或套

金额(万元)

预浓缩-色质联用

Entech7100-Agilent7890-5795c

1

152.0

吹扫埔集-色质联用(OI4600-QP2010 Plus)

1

93.0

X射线衍射仪(Bruker D8 ADVANCE

1

135.0

液相色谱(Agilent 1100)

1

24.5

原子吸收(ZEEnit 650)

1

75.0

离子色谱仪(ICS-90)

1

22.5

离子色谱仪(Metrohm 932)

1

45.9

气相色谱(Agilent 7890)

1

44.53

ICP发射光谱仪(PE   7900)

1

75.12

扫描式电子显微镜(KYKY-2800)

1

58.6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TU-1901)

1

11.3

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HCS-140G)

1

13.41

颗粒物分级采样器(M234)

4

13.51

模拟焦炉实验系统

1

50.2

综合烟气分析仪(KN9016)

2

10.9

烟气稀释采样仪(Dekati FPS-4000

1

130.5

微波消解仪(MWS-3+)

1

23.81

粒子影像测速仪(Dantec-Dynamics A/S 3DDC PIV)

1

98.42

污水处理实验系统

1

130.8

哈纳多功能水质分析仪(HI9804)

1

14.63

八阶污水处理试验装置(KL-1)

1

10.8

两升沉降试验装置(JK-CJ)

1

16.4

土壤水分测定系统(6050X3KI)

1

20.3

负压式土壤湿度计(Kett HJ-510/)

1

11.1

高速离心机(CF16RX)

1

9.8

荧光PCR

1

42.5

膏体浓缩试验机

1

89.6

固液分离/浓缩仪

1

35.6

同步热分析-红外光谱-质谱联用仪NETZSCH /

STA 2500 Regulus BRUKER / INVENIO S

1

129.99

全自动化学吸附仪Chembet PULSAR TPR/TPD

1

34.9

三温区管式炉 GWL-KQGA-3

1

4.9

非甲烷总烃分析仪NUTECH / N3000

1

29.93

(五)奖助体系(本学位点研究生奖助体系的制度建设、奖助水平、覆盖面等情况)

为激励研究生勤奋学习、潜心科研、勇于创新、积极进取,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根据太原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办法,凡被我校录取后取得正式学籍且人事档案已调至学校的全日制脱产学习研究生均可申请奖助学金,奖助学金覆盖面为100%

1)奖学金

在校生可按规定申请各类学业奖学金,具体设置如下:

推免生新生奖学金,10000元。

国家奖学金,12000元。

学业奖学金:一等学业奖学金,8000/年,比例约20%;二等学业奖学金,6000/年,比例约45%;三等学业奖学金,3000/年,比例约35%

2)助学金

录取后人事档案调至学校的非定向全日制脱产学习研究生均可获得6000/年的助学金。

3三助岗位

学校设有大量研究生助研、助教、助管岗位,经双向选择上岗后可获得2500-5000/年的三助岗位津贴。

4)省级或校级研究生创新项目

在校生经申请立项后,可获得5000-20000元的省级或校级研究生创新项目资助。

5)研究生困难补助

为使我校生活困难的研究生能够安心学习、潜心科研,学校将研究生学费的1%用于研究生困难补助,制定了《太原科技大学研究生困难补助管理暂行办法》,确保每位研究生均可顺利完成学业。

6)研究生助研津贴

研究生导师根据科研项目的开展及推进情况,对其辅导研究生进行200-500/月的津贴补助。

四、人才培养

(一)招生选拔(学位授权点研究生报考质量、录取比例、录取人数、生源结构情况,以及为保证生源质量采取的措施)

本学位授权点2020年一志愿达线8人,最终实际录取人数30人;2021年一志愿达线10人,最终实际录取人数22人。2021年研究生的报名人数和录取人数主要受研究生网络面试的影响。此外,太原科技大学是非211的高校,且属于研究生报考的一区生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报考和招生数量。本学位点生源主要来自本校和省内的二本学院。为了保证生源质量,我们积极组织开展招考宣传,到同类高校进行学科和考研优惠政策介绍。同时,学校出台相关的奖学金和助学金政策,吸引一志愿报考和调剂生。

(二)思政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课程思政、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生党建工作等情况)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加强思想建设,构建了十大育人体系,形成三全育人的总格局,提升学科师生的素质,以新思想推动学科各项工作统筹发展。

本学科以基层党建为引领,注重红色思想立德,绿色情怀树人,拥有一支注重思想引领和热爱环保事业的导师队伍,强化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效应,坚持以国家生态环境安全战略为指引,通过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实践基地建设以及师资队伍建设来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建立以市场和社会需求、项目需求、研究课题为导向的导师、学生团队,将导师与学生置于学研产的环境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并鼓励学生在项目实践中多渠道获得知识和经验。重视科研人员的选择,引入不同专业方向的青年博士,建立导师团队,充分发挥导师的多样化和互补性优势。结合环境专业特有的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理念,课程体系中均体现绿色、共享、生态、环保、敬业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思想政治元素,努力发挥课程的实践育人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组织建设方面,强化了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强化了一岗双责意识,充分调动了每个成员的积极 性,完善了院党总支和五个党支部的组织架构图,美化了支部的党建文化墙,为学院师生党员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增强了师生党员的凝聚力。

课程建设方面,推动了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基于学科特色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了专业教材,完善了教学设计,梳理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 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发表了系列特色课程的思政论文,如环境类专业教师进 行课程思政的路径探索环保设备设计课程思政探讨研究等,荣获 2019 年度全国高校 思想政治工作优秀论文《高校专家型辅导员的内涵、职责与培养路径探究》。

科研方面,充分领会全员育人精神,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学术导向,以 山西特色的市场和社会需求科研为导向,获批多项纵向项目与横向项目;

实践方面,为进一步提升研究生的学术能力与实践能力,与省内外各科研院所、环保企业开展系列产学研合作,为研究生提供学习基地,如太原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太原豪峰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等。

文化方面,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优化校风学风,繁荣校园文化;

网络方面,大力推进网络教育,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拓展网络平台,引导师生强化网络意识,树立 网络思维,提升网络文明素养;心理方面,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加强导师与学生的人文关怀和 心理疏导,深入构建了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平台保障五位一体的心理 健康教育工作格局。 管理方面,完善校规校纪,加强法治教育,促进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把解决实际 问题与解决思想问题结合起来,把握师生成长发展需要,积极帮助解决师生工作学习中的合理诉求; 扶困扶智扶困扶志结合起来,建立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 生自助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

(三)课程教学(本学位点开设的核心课程及主讲教师。课程教学质量和持续改进机制,教材建设情况)

根据《太原科技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规定》,本学位授权点开设的课程包括校级公共课和基础理论课、学科专业课(8门)和面向不同研究方向的选修课(13门)(见附表3)。

主讲教师以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的教师为主。课程教学质量的考核办法见附件材料-教学质量评估制度(8.1太原科技大学教师教学质量考评办法(修订)),实行校督导组、学科专家和学生考评,三者结合的考核方式。课程教学质量的考核结果将作为导师资格和职称评审考核的依据之一,出现不合格情况,将停止研究生招生1年和不能申报年度职称。

经过多次的抽查和学生评议,部分课程教师上课内容讲授较多。经过与学科专家协商讨论,持续改进计划为:规定课堂讲课和实践课程的课时比不高于2:1,适当增加实践内容,避免出现单纯讲解。推行专业课助课制度。为每位专业基础及专业课主讲教师配备13年级学生为助教,负责作业和实践内容。

(四)导师指导(导师队伍的选聘、培训、考核情况,行业产业导师选聘,研究生双导师制情况。导师指导研究生的制度要求和执行情况,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制度建设和落实情况)

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队伍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的关键。本学位点硕士生导师选聘、考核条件和办法按照《太原科技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条件及办法》和《太原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办法(试行)》执行。新增研究生导师需参加研究生院主办的研究生导师培训,学习导师守则、学生守则等。合格者作为副导师,参加授权点研究生2届,可成为正式导师参与招生。

具体包括:

1)研究生导师职责

研究生导师应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了解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及各项政策,熟悉并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我校培养研究生的各项规章制度,对培养研究生有高度的责任感。

研究生导师要有明确的科研方向,拥有适合指导研究生的科研课题和比较充足的科研经费,能够保证指导研究生开展科研工作必备的条件。导师应跟踪学科前沿,努力提高自身学术水平并引导和培养研究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研究生导师应在学术道德方面以身作则。在学术实践过程中,导师要注意言传身教,引导、教育研究生树立良好的学术道德。导师还应参与学风建设,引导建立浓郁的学术氛围,组织研究生共同参与学术研讨和学术交流活动。

研究生导师应参与制订本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研究生招生计划,参与研究生入学考试命题、评卷、复试、录取等工作,确保录取新生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并积极承担研究生的教学任务。

研究生入学后,导师应全面了解其政治思想、业务基础及身体健康等实际状况,进行有关的入学教育,要求其认真学习并切实执行《太原科技大学研究生手册》等有关研究生培养和日常管理的各项规定。

导师应定期检查研究生培养计划的执行进展情况,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对研究生的阶段性考核。要注意发现和培养优秀人才,对表现优秀的研究生应给予鼓励并提出更好发挥其才能的意见;对经教育无效且不宜继续培养的研究生,要及时向主管部门反映情况,并提出处理建议。

2)研究生导师管理

研究生导师首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在学校年度导师增选时,可按照《太原科技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条件及办法》来考核,实行奖惩制度,未能满足条件的,取消其研究生招生资格。具体为:

对培养研究生工作中成绩显著的指导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

在校级优秀学位论文评选中根据情况可增加招生名额。

在三年内没有新的科研成果或论文发表,或者连续三年没有招生者,应建议暂停其招生资格。

对责任心不强、不能认真履行导师职责、不能保证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质量者,应建议学校解除其导师资格。

根据学位论文抽查结果,3年内有1次抽检均有不合格论文,暂停其1年招生资格。

3)研究生招生规则

研究生导师需要在年初提出并填写招生计划。年度的招生中,对于直接报考和免试研究生,遵照考生的第一志愿要求选择导师;对于调剂的研究生,遵照导师和研究生的双向选择意见。具体规则为:

根据太原科技大学校研字[2010]12号文件,被遴选为太原科技大学研究生导师的人员,均可招生1人。招生时,我校《第四期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梯队》中学科方向实行初次分配,学科首席、方向带头人和主要成员具有优先选择权。

招生计划与科研经费挂钩,具体根据当年总人数、项目情况分配。

研究生招生时,遵循上述原则,实行总额控制。

根据《太原科技大学关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基本规定》和本学位授权点研究生培养方案,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课程学习、学位论文中期考核和论文答辩3个阶段实行分流淘汰考核。

(五)实践教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参与实践教学,产教融合培养研究生成效,包括制度保证、经费支持,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情况等)

研究生积极参加导师科研项目及其他渠道资助的科研项目,通过助教、助研、助管等方式参与科研和教学活动,对研究生进行严格的、完整的、系统的科研实践训练。努力开拓研究生实践教学的途径,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聘请国内外专家做学术报告,组织交流,同时也基于横向项目的合作研究,多次派研究生前往企业开展调研、采样、工程实践学习等,部分研究生长期在企业开展你相关科学研究与实践,多途径的交流使研究生们培养勇于探索的学术精神,开阔眼界,启发科研灵感,培养良好的学术思想和积极主动的创新精神。积极组织研究生内部的学术交流,邀请学位授权点年轻博士为学生进行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写作的培训,组织研究方法研讨,推动研究生科研方法学习的不断深入。通过这些活动,研究生不但交流了学术思想,学习了科研方法,而且提高了科研组织能力和科研交流能力,从而促进了科研素质与实践能力的全面提高。通过多种方式与企业合作,搭建研究生培养校企合作平台,与省内环保科研单位和企业合作,建立了一批高水平且相对稳定的研究生创新基地,让研究生在实践中进行科研训练,为研究生提供学习新技术、新方法的机会,使研究生把理论学习与创新研究有机结合起来。

(六)学术交流(研究生参与国际国内学术交流的基本情况)

学位授权点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会议,近2年共有15人次研究生参加了国内的学术会议,3人在学术会议做报告。

(七)论文质量(体现本专业学位特点的学位论文类型(如调研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艺术作品等)规范、评阅规则和核查办法的制定及执行情况,强化专业学位论文应用导向的情况。本学位点学位论文在各类论文抽检、评审中的情况和论文质量分析)

根据《太原科技大学关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基本规定》和本学位授权点研究生培养方案,硕士生入学后在导师指导下,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学科现状和动态,尽早完成论文选题,并开始论文研究工作。在第四学期末前,进行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中期检查。由学院组织包括督导教师在内的35人考核小组,对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和必修环节完成情况,存在的或预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硕士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硕士学位论文的写作,并撰写和发表学术论文。学位论文撰写要求见《太原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的统一要求》。对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在正式答辩之前,进行预答辩,通过者方可申请学位论文评审。硕士学位论文经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后,根据《太原科技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盲评工作暂行办法》的要求进行专家匿名评审,且必须在研究生学院收到匿名评审结果并通知本人按评审意见修改后才可以安排答辩。

2020年研究生共20名毕业,重复率检查合格率100%,每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需2名校外专家进行评审,评审合格率为95%2021年研究生共21名毕业,重复率检查合格率100%,,每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需2名校外专家进行评审,评审合格率为100%

(八)质量保证(培养全过程监控与质量保证、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强化指导教师质量管控责任、分流淘汰机制等情况)

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坚持质量检查关口前移,在研究生院督导组的督察下,严格按照规定审核开题、中期、预答辩等过程,切实发挥关键节点的考核筛查作用,完善考核组织流程,丰富考核方式,落实监督责任,提高考核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加强和严格课程考试。完善和落实研究生分流退出机制,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要及早按照培养方案进行分流退出,做好学生分流退出服务工作,严格规范各类研究生学籍年限管理。

严格学位论文答辩管理,细化规范答辩流程,提高问答质量,力戒答辩流于形式。除依法律法规需要保密外,学位论文均要严格实行公开答辩,妥善安排旁听,答辩人员、时间、地点、程序安排及答辩委员会组成等信息在学校公开,接受监督。

健全导师分类评价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将研究生在学期间及毕业后反馈评价、同行评价、管理人员评价、培养和学位授予环节职责考核情况科学合理地纳入导师评价体系,综合评价结果作为招生指标分配、职称评审、岗位聘用等的重要依据。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对师德失范、履行职责不力的导师,视情况给予约谈、限招、停招、取消导师资格等处理;情节较重的,依法依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九)学风建设(本学位点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开展情况,学术不端行为处理情况)

研究生良好的学风与学术道德风尚,是全面实现培养目标,保证研究生教育出人才、出成果的重要条件。研究生培养中,通过学习竞赛、评选优秀研究生、评定奖学金、开题答辩、中期检查、论文盲审、预答辩等手段引导学生。同时,对因学风不正或违反学术道德规范而发生的问题,依据《太原科技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太原科技大学研究生违纪处分条例》和《太原科技大学研究生考场纪律及违纪处分暂行规定》的有关条款严肃处理。

具体包括: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学术能力是从事学术研究的相关素质,一个优秀的研究生,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严谨求实的学风,勇于探索创新、诚信的科学精神。2)加强研究生管理,激发科研热情。除了要营造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加大培养投入,为科学研究注入新血液,鼓励创新,支持创新,让研究生在成功中感受喜悦,从而凝聚更高的科研热情。3)开展学风和学术竞赛,加强奖励的力度。在政治理论课中加入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专题。邀请高年级研究生、研究生导师和行业知名人士定期讲学。定期开展研究生学术论坛和研究生行业技能大赛等活动,邀请校内外知名专家为评为,并设立不同的奖项等。4)合理有效的违规处理机制。提高研究生法律意识,增强研究生道德观念,强化法律意识,要求他们遵守科学道德规范,明白有所为,有所不为。学位论文造假、抄袭等参照教育部《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和《太原科技大学研究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认定及处理暂行办法》执行。

(十)管理服务(专职管理人员配备情况,研究生权益保障制度,在学研究生满意度调查情况等)

    为保证研究生攻读学位期间,以导师为第一责任人,日常管理及学生相关事务由科研秘书-副书记/副院长-书记/院长负责,对接研究生院统一管理。本学院在研究生管理制度中,明确界定权力与义务,在制度上保障研究生的各项权益以及行为规范。首先,全面推行校务公开,对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助学金发放、贫困生认定、转专业、考风考纪等涉及学生根本利益的事情公开,做到事前公开、过程公开和结果公开。其次,完善了学院的选举、奖惩制度,避免了实施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更好的维护研究生的合法权益。第三,完善请假制度,疫情期间返校报道制度,明确管理人员责任,保障有效的监督;第四,完善导师分配制度和导师资助制度,拥有科研项目和充足课题经费的导师,实施优先分配,建立以学术竞争为导向的规范、公平、透明的导师分配制度,从而强有力的实施导师资助制度,维护研究生的权益。第五,建立以人才培养质量为导向的导师评价制度,将评价重心放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上来,加强对导师的学术指导评价和学术质量评价,同时加强对导师的师德师风的评价。教学满意度在2019界(91%)和2020界(94%)均高于学校平均水平。

(十一)就业发展(本学位点人才需求与就业动态反馈机制建立情况,人才需求和就业状况报告发布情况,用人单位意见反馈和毕业生发展质量调查情况)

研究生积极参加导师科研项目及其他渠道资助的科研项目,通过助教、助研、助管等方式参与科研和教学活动,对研究生进行严格的、完整的、系统的科研训练;开拓研究生学术交流的途径,聘请国内外专家做学术报告,组织学术交流,培养良好的学术思想和积极主动的创新精神;积极组织研究生内部的学术交流,邀请学位授权点年轻博士为学生进行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写作的培训,组织研究方法研讨,推动研究生科研工作的不断深入;积极参与学科竞赛,培养科技创新能力。广泛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定期举办研究生科技文化节、学科前沿讲座、优秀成果奖励、展览等活动,扩大研究生视野,激发创新的兴趣,营造科学严谨、研究活跃、学术空气浓厚的学术氛围。

总体来看,在校生均有较好的成果,包括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相关学术期刊的发表论文,获得校级优秀毕业生”“优秀毕业论文”“体育标兵等荣誉称号。另外,学生综合能力较强,现有学生均可实现升学或就业,2020年毕业生就业率高达85%2021年就业率达83%

五、服务贡献

(一)科技进步(科研成果转化、促进科技进步情况)

本学科建设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需求,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思想为 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相关重大决策部署,以生态文明建设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针对山西生态环境脆弱,结构性污染严重等污染特征,结合山西省煤炭能源过程矸石固废、焦化废水、废气排放等严重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与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优势学科交叉,依托我校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重点学科及研究生培养基地等平台,取得系列成果。

首先针对山西燃煤大省较为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展开大气气溶胶组分分析及溯源分析;大 气环境及污染源 VOCs 检测及溯源分析、重点行业尤其是焦化行业 VOCs 排放清单建设、太原市特 定区域不同季节 VOCs 与臭氧生成潜势分析;大气干湿沉降重金属、多环芳烃、水溶性离子特征分 析,研究成果可在全国不同规模的煤焦化园区推广示范,为大气 VOCs 减排提供科学支撑,符合当前国家战略需求,对我国环境大气污染治理意义重大。

其次针对山西省煤矿开采引发的地表沉陷、地下水循环破坏、矸石山侵占污染土壤、地表生 态破坏等实际问题,开展区域污染生态修复与防治的理论和实践工作。主要研究包括煤炭开采及洗选过程中附产物煤矸石、煤泥、洗中煤的清洁利用研究;煤矸石固废资源化研究,量化评估矿区生态修复的资源再利用价值,为资源型城市废弃矿区生态修复资源再利用评估及城市可持续发 展提供科学依据与实践经验。

最后适应地方行业需求,做好产品和技术开发,城市污水处理中,污泥浓缩脱水是资源化的 关键步骤,学科相关人员与上海振华重工等联合开展攻关,开发了系列浓缩机;焦化行业是山西 地区的重要污染来源,对于焦化废水的关键问题进行研究,相关技术已成功应用。此外,学科主动承担政府培训干部、大型会议、会展、考试、咨询服务等活动;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选派中青年骨干到地方挂职,既锻炼了干部,又服务了地方。

(二)经济发展(服务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情况)

    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加强生态环境修复。按照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着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环境污染治理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需求,在当前日趋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形势下,紧密结合山西区域污染防治的战略要求,探讨环境污染问题的来源,开展综合施治和生态环境修复工作。稳定科学研究方向,强化原创性研究。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国家对大气、水体环境和土壤质量考核的现状,稳定四大研究方向: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土壤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水污染控制工程、功能材料与固废资源化。加强科研团队建设,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以学科为基础的研究团队,壮大研究团队力量,培养学术带头人,领军人才。坚持科学研究为核心工作,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与团队协同创新双重作用,正确处理科研与教学工作的关系,用科研成果反哺教学工作。坚持科技资源统筹配置,提升学科团队的整体研发能力。对学科实验室资源统筹配置、提高研究仪器设备的配套性,建立仪器设备的共享机制,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和使用价值,提高研究和服务的能力。坚持产学研合作,实现共赢发展。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开展产学研项目合作,要坚持对校内外,国内外开放,充分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提高科学研究的水平和国际化程度。

(三)文化建设(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情况)

文化方面,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优化校风学风,繁荣校园文化;网络方面,大力推进网络教育,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拓展网络平台,引导师生强化网络意识,树立网络思维,提升网络文明素养;心理方面,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加强导师与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深入构建了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平台保障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


附表1.研究生指导教师统计表

专业技术职务

人数

合计

35

以下

36

45

46

55

56

60

61

以上

具有博士学位人数

具有硕士学位人数

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

12

0

6

3

3

0

8

0

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

18

1

15

1

1

0

16

2

讲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

16

10

5

1

0

0

16

0

 


附表2.研究生指导教师情况汇总表

序号

教师姓名

年龄

专业技术职务

最高学位和专业

毕业院校

1

何秋生

45

教授

博士/环境科学

中科院广州地化所

2

姚仁太

59

教授

博士/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3

赵东叶

60

教授

博士/环境工程

美国里海大学

4

郭少青

50

教授

博士/化学工艺

中科院山西煤化所

5

霍丽娟

40

教授

博士/土壤学

中国农业科学研究

6

冯国红

41

教授

博士/化工过程机械

天津大学

7

郭栋鹏

45

教授

博士/环境工程

太原理工大学

8

刘宏芳

45

教授

博士/材料加工工程

太原科技大学

9

徐宏英

58

教授

博士/生物化工

太原理工大学

10

丁庆伟

47

教授

博士/材料加工工程

山西大学

11

孙红艳

39

教授

博士/作物学

浙江大学

12

田玉明

53

教授

博士/材料学

天津大学

13

田晋平

59

副教授

博士/化学工程与技术

太原理工大学

14

张丽平

49

副教授

博士/无机化学

山西大学

15

胡钰贤

45

副教授

博士/流体力学

北京科技大学

16

马骏

45

副教授

博士/环境科学

山西大学

17

武宇鹏

44

副教授

博士/生态学

山西大学

18

李一菲

44

副教授

博士/应用化学

山西大学

19

郑伟

43

副教授

博士/环境科学与工程

湖南大学

20

李秉正

41

副教授

博士/化学工艺

中科院山西煤化所

21

杨改强

40

副教授

博士/农业水土工程

中国农业大学

22

吉莉

40

副教授

博士/植物学

山西大学

23

高丽兵

40

副教授

博士/化工过程

天津大学

24

郭晓方

38

副教授

博士/农业环境科学

华南农业大学

25

张桂香

38

副教授

博士/环境科学

山西大学

26

张婵

38

副教授

博士/微生物学

山西大学

27

卫贤贤

36

副教授

博士/化学工艺

中科院山西煤化所

28

李宏艳

35

副教授

博士/环境科学

山西大学

29

雷涛

44

副教授

硕士/物理化学

西华师范大学

30

曹艳芝

42

副教授

硕士/化工过程

北京化工大学

31

王五洲

53

讲师

硕士/环境工程

广东工业大学

32

董洁

42

讲师

博士/化学工程

太原理工大学

33

郝红

41

讲师

博士/化工过程

浙江大学

34

高淑琴

40

讲师

博士/水文学

吉林大学

35

武润平

38

讲师

博士/环境工程

北京工业大学

36

王琛

36

讲师

博士/机械工程

太原科技大学

37

李渊

35

讲师

博士/植物学

山西大学

38

张珂

34

讲师

博士/化学工程与技术

太原理工大学

39

王振涛

34

讲师

博士/环境科学

山西大学

40

崔阳

33

讲师

博士/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所

41

段思宇

32

讲师

博士/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山西大学

42

田慧霞

32

讲师

博士/生态学

北京林业大学

43

柳丹丹

31

讲师

博士/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山西大学

44

吴浩

30

讲师

博士/环境工程

北京科技大学

45

邢欣

29

讲师

博士/环境工程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46

史倩华

29

讲师

博士/水土保持与荒漠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47

刘夏瑜

30

助教

硕士/

重庆大学

 


附表3 环境科学与过程研究生课程设置

类别

(要求学分)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考核方式

授课学院

备注

公共课
 
5学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36

1

考试

马克思主义学院

必修

研究生英语

3

60

1

考试

外国语学院

基础理论课(6学分)

数值分析

3

48

1

考试

应用科学学院

可选26学分

矩阵理论

3

48

1

考试

应用科学学院

随机过程

3

48

1

考试

应用科学学院

数理方程

3

48

1

考试

应用科学学院

专业课

5-6学分)

*环境科学与工程前沿

1

16

2

考查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必修

*高等环境化学

2

32

2

考试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可选24学分

*高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2

32

2

考试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高等水处理工程

2

32

1

考试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高等固体废物管理

 

2

32

2

考试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生态学

 

2

32

1

考试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现代环境生物技术

 

2

32

1

考试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土壤学

2

32

1

考试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修课

7-9学分)

自然辩证法概论

1

18

1

考查

马克思主义学院

理工科必修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1

18

1

考查

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科必修

知识产权与工程伦理

1

16

2

考查

研究生院

必选

英语论文写作

1

16

2

考查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必选

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

1

16

2

考查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必选

*大气污染化学和物理

 

2

32

1

考查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可选24学分

*污水处理与资源化理论与技术

 

2

32

2

考查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工程

 

2

32

1

考查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规划与管理

 

2

32

2

考查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毒理与健康风险

 

2

32

1

考查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水污染治理设备现代设计方法

2

32

1

考查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固液分离理论及模型

2

32

1

考查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现代制造技术

2

32

2

考查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流体力学

2

32

1

考查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化工技术

2

32

2

考查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保设备与应用

2

32

2

考查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2

32

1

考查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煤化工生产技术

2

32

1

考查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必修环节(4学分)

学术活动

2

 

 

考查

 

必修

实践环节

2

 

 

考查

 

 

Copyright@1952-2019 太原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AllRightsReserved.  
通讯地址:中国·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窊流路66号环境与资源学院 

 邮编:030024,单位电话:0351-6962589,电子邮箱:huananxueyuan@tyust.edu.cn